喜讯: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获批云南省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获批云南省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此项荣誉的获得是学校党委坚强领导,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学校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平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全面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2019年学院被玉溪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领导小组授予“玉溪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称号;2021年学院被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授予“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称号;2022年获批云南省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于1956年建校,学校生源来自全省各地,2022年在校生共1239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为6543人,约占学生总数的53%。一直以来,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民族团结化于心、践于行,在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已建成“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民间工匠技艺传承工作室”、“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民族医药模拟药房”,学校分别授予信电学院“民族团结示范学院”称号、教务处体育组“民族体育运动队”称号、团委“民族文艺社团”称号。
一 实施民族民生幸福示范。
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点少数民族帮扶工作,主动融入玉溪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建立“党建联盟”机制服务乡村振兴。学院9个党支部与全市村镇、企业建立21个乡村振兴党建联盟、产教融合党建联盟,深入开展党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其中,学校定点帮扶的雨来救村96%都是彝族,收入主要以种植烤烟、萝卜为主。学校按照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整合全校资源,聚焦雨来救特色产业,发挥学校农业学科优势,成立烟草、食用菌、畜牧兽医、园林园艺、食品等5支科技服务专家团队,引进新品种4个(甜脆六号萝卜、天津沙窝萝卜、凤梨水果萝卜、蜂糖李)进行试种,先后开展烟草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烟草烘烤技术,畜禽生态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劁鸡技术,三七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小虎头兰组胚技术等内容科技服务10余次,科技培训6场次,培训技术人员600余人次,劁鸡200余只,分发扶持物资4批(萝卜籽、化肥、农药、兽药),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展助力。
二 实施民族文化繁荣示范。
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融汇到德育工作的过程当中。玉溪花灯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授予学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玉溪花灯戏传承基地称号,学校正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溪花灯戏”传承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花灯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弘扬玉溪传统花灯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组建了“民族体育运动队”、“民族文艺社团”,少数民族同学开展了极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体育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云南省民族体育舞蹈线上教学活动”;开展“玉农学子家乡行”“暑期三下乡”等活动,师生到普洱景星、通关等地开展推广普通话,助力语言脱贫攻坚活动,向少数民族群众发放 “语言扶贫APP”使用手册,讲解普通话的基本知识,结合学院专业特色优势走进田间地头进行生产实践指导。
三 实施民族教育融入示范。
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民族团结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相融合,以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征订《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教程》,以主题班会、实践活动课的形式组织学习,学习活动坚持做到“六个结合”。成立了民族体育动动队(八段锦),规范开展训练。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等载体,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宣传力度。建成民间工匠技艺传承工作室,开展民族团结文化教育。聘请云南民间竹编艺人为工匠大师,以学院DIY社团为主体,开展竹编技艺课程教学,将竹编技艺课程纳入学校公选课。开展竹文化宣传和竹编作品展等活动,深入挖掘云南竹编文化,了解云南竹编产业现状,分析云南竹编产业存在的问题,研讨云南竹编技艺的发展与创新,开发具有市场需求的竹编产品。建成“民族医药模拟药房”,发展建设少数民族医药学。
四 实施民族稳定保障示范。
关心和帮助有实际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切实落实少数民族学生助学补贴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建立健全处理涉及民族团结因素问题的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长效机制,学院各民族同学相处融洽。成立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国保大队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站领导小组。扎实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党和国家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提高师生对做好宗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集中学习、听讲座、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五 实施民族团结进步“三进”活动示范。 进二级学院,针对不同民族群体的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讲清讲深讲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入挖掘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多维度、立体化宣传民族团结,组织开展民族节日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班级,各班级抓好班级日常管理的同时,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同学;进宿舍,推动各民族学生宿舍文明建设,鼓励和引导各民族学生之间交往、交融、交流,展现多民族宿舍团结、互助、进步的精神风貌。
一 推进思政工作守正创新。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实施“立德树人、守正创新”工程,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建成“五大中心”,即党性锤炼中心、清廉中心、思想政治教育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心,展现校园文化精髓。以“名师讲堂”“博读经典”等活动形式,推进耕读文明进校园、进课堂,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做强地域民族文化品牌,结合当地传统民间艺术的特点,引入“玉溪花灯”文化元素,融合茶艺、饮食、中医等地域民族特色,展现区域文化魅力。
二 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推进“双高建设”,落实“提质培优”项目,健全“三全育人”格局。目前学生规模达到12300余人,近五年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斩获全省高职院校大学生技能大赛奖项39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奖项14项,连续五年被省教育厅授予“优秀组织奖”。全年组织大学生应征入伍64人,目标完成率145%。 三 助力区域发展。 打造“一平台两高地”,为国家“一带一路”、云南乡村振兴及玉溪高水平建设“一极两区”作出贡献,获国家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第一届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云南赛区总决赛金奖。履行好教育帮扶的主体责任,做好扶贫点产业帮扶和其他地区的产业支持,获评全国“十佳”科技志愿者服务队、全省科技志愿优秀服务团队。组建烟草、食用菌等9个专业技术团队,在科技扶贫、社会服务、科普农业等方面,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成立了花卉、蔬菜、中草药等10个研究中心,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
下一步,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将珍惜荣誉、努力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推进玉溪市、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内涵上深化、形式上丰富、方法上创新,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全力以赴推进学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努力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