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png
综合新闻
联系我们

地址:玉溪市红塔区研和街道向家庄41号
电话:0877-2991214
邮箱:yxnzyxxzx@163.com

聚焦两会|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热议全国两会

历史赋予重任,时代催人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凝聚了强大共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围绕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紧扣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积极议政建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学院师生通过多渠道实时关注两会动态,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引起强烈热议,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满怀热忱,结合工作实际,谈感想、话教学、道期盼。

李雪娟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伟力。真切认识到在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新征程中,思政引领责任重大,思政课教师使命光荣。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为思政课入脑入心提供了鲜活的教学素材。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为思政课提质增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空间。玉农马院将继续扎根云岭大地,聚焦边疆职教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大思政”工作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因地制宜以“思政教育一体化共同体”为载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思政+科普+研学+N”的形式,打造“带泥土味、具科技感、富人文性”的思政育人品牌,在职业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点亮青年奋进之路。

胡朝飞


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院长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是总结上一年的政府工作成果,对下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设定目标。报告中强调了“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推动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对2025年职业院校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部署。报告中指出“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这为思政课建设和教师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作为思政课教师,要聚焦这一要求,让思政课既有深度也有温度;既有理性的认知更有情感的共鸣。

余  侠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师

2025年两会热议“加强科学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强调要“直面技术变革,培养人工智能时代创新人才”的目标。技术变革带来的不仅是教学工具的迭代,更是教育本质的再思考。当智能系统可以完成知识传授的基础功能时,我们教育者的使命正在转向培养机器无法替代的创新能力与价值判断力。真正的教育现代化,既需要前瞻性的破冰勇气,更需要守护教育本质的战略定力。当我们将AI视为撬动教育变革的杠杆时,更要意识到,教育作为百年树人的事业,更需要理性把控变革节奏。对于地方职业教育院校来说,我们既要科学评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对职业生态的长远影响,又要警惕“一窝蜂”式盲目调整,避免陷入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错配困局。农业职业教育现代化要服务好社会,我们要谨记立德树人的同时,通过大思政教学促进学科融合,大力提升学生理实结合的创新能力,通过校企融合共同培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技能人才。

高艺瑗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师

 2024年全国人大代表熊文兰到玉农进行专题宣讲全校师生的激动情景仍历历在目。时隔一年,继续履职的她带着新的议案再次走进人民大会堂:“考虑云南山区所有工程型缺水原因,加大对山区小水坝、小水库农业用水改革项目资金投入力度,确实增加老百姓收入”。另外,她也表示为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希望加快引入机械设备和无人机技术,并培养一批掌握无人机操作及维护技能的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技术支持、为产业结构调整保驾护航。这一议案汇聚民心、民情、民意、民智,从玉溪峨山岔河乡文山村的所有村民中来,也代表全国广大农村的需求问题。我相信通过我国的民主制度,这一议案一定会成为政府施策的对象,一定能提升到法定程序,最终上升为国家意志,就是人民意志上升成为国家意志,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同时,作为一所农业职业院校中的一员,我更加深信我们一定能通过不断加强产教融合,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也一定能通过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壮金燕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师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深入学习2025年两会精神后倍感振奋。本次两会紧扣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围绕科技创新、民生保障、教育改革等议题作出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论述令我深思。在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思政课必须立足“两个大局”,将国家战略与青年成长紧密联结。今年两会提出的“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政策,正是我们开展课程创新的鲜活素材。通过案例教学、议题研讨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国家发展坐标系中找准人生方位,已成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使命。特别关注到“大思政课”建设再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要求我们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善用数字技术构建沉浸式教学场景。我将结合两会热点“乡村振兴、政策引领、产业腾飞”“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等,让热点赋能教学,让理论教学更加具象可感。作为立德树人的一线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未来将着力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创新教学方法,把两会精神转化为学生听得懂、愿意听的时代强音,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力量。

王  辉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师

今年全国两会,教育再成热点话题,首次用一次政协联组会聚焦教育议题的讨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是今年的两会热词之一。因而,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人工智能与教育在同一时空存在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人工智能呢?我想最好的态度就是——不拒绝,不依赖!

刘  茜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师 

作为思政课教师,学习两会精神是把握国家政策,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我有以下体会:坚守育人初心,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把两会精神融入课堂;创新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资源,通过互动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国家发展;强化师德修养,将“四有”好老师标准内化于心;紧扣社会热点,回应学生关切,筑牢意识形态防线;协同育人,构建“大思政”格局,联合各方力量,凝聚育人合力,为培养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张  叶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师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时刻关注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和对教师队伍的指示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2025年的两会一如既往地强调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交汇点,应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我深刻感受到学校在积极推动产教融合,着力构建科教协同发展机制,推动课程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努力。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将在国家的政策引领下,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积极推动课程思政,推动教育与产业科技深度融合,为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段小艳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师

今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刻,同时也承载了人民的期盼,指引着我们下一步前行的方向。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既是教育改革的践行者,也是科技创新的参与者,应当在“人工智能+教育”的赋能下,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把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学生所思所想所惑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了解国家发展动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  姣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师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职业教育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怀进鹏部长指出:“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为现代产业、现代制造业作出了相当贡献,这个领域的70%人才来自职业教育培养。”这一数据印证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产业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我想,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要深入思考怎样发挥思政大课堂拓宽教育的赛道,就像两会提到的:“让职业教育成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在这个“技能与学术同等重要”的时代,让学生对“人生可能性”重新定义,在课堂中融入“工匠精神”“劳模事迹”,让学生把职业精神和家国情怀融合到一起,更好发挥技能的作用,让学生在技能强国的浪潮中,既找到安身立命的手艺,更获得破界创新的勇气,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奋进步伐。

周思余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师

从振奋人心的两会精神中我感受到了大国的力量,《学前教育法》的审议通过不仅宣告了我国学前教育正式迈普时代,更折射出国家对“生育养育教育”民生痛点的精准回应。透过这场教育改革的深水区突围,我看到了一幅“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新图景。虽然仍会面临城乡资源失衡、教师专业成长等挑战,但其展现出的教育公平价值取向,已然为破解民生痛点开辟了有效路径。当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有优质学前教育时,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教育公平的进步,更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吴文芳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师

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后,马克思主义学院迅速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围绕如何将两会精神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展开热烈讨论。我感触颇深,一是要以理论深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两会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关键词,需与思政课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例如,通过解读“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文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党的民生政策如何从“热度”向“温度”转化,呼应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同时,结合两会报告中居民收入增长等数据,阐释改革开放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二是以案例教学增强课堂感染力。将云南独龙江乡脱贫、青岛破解“停车难”等两会典型案例纳入教学设计。例如,通过对比独龙江乡2014年与2024年的发展图景,生动展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逻辑,并链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引》等政策文件,引导学生思考“政策温度”如何转化为“民生获得感”。三是以教师成长夯实育人根基,两会精神融入课堂需以扎实的学理支撑为前提。继续通过“与思政教学名师面对面”座谈、常态化集体备课等机制,推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结合的研究。我将紧扣“培养时代新人”使命,把两会精神转化为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思政“金课”。


肩扛使命 眼落潮头

征程再启 使命如炬

锚定发展坐标 奏响奋进强音

蓝图已经绘就 答卷正在书写

全体玉农人将重新启程

昂首阔步勇毅前行

奋力书写职业教育的奋进之笔

强农兴农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