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png
综合新闻
联系我们

地址:玉溪市红塔区研和街道向家庄41号
电话:0877-2991214
邮箱:yxnzyxxzx@163.com

祝贺 | 国赛,二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总决赛于7月28日——7月31日在安徽省科技馆顺利举办,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由李再新、金光哲、田蕊指导,杨迎伟、张贵、聂帆、郭积宏共同参赛的作品“绿链智农—智慧农业生态循环系统”,荣获创意作品——人机协作(大学组)二等奖。

  据悉,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全国32个赛区及香港、澳门地区1000余名选手和指导老师参赛。云南赛区共有8个作品晋级全国总决赛,其中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1个最佳科普奖。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大学的作品分别荣获创意作品——人机协作(大学组)二等奖。

  项目介绍

  绿链智农—智慧农业生态循环系统主要解决农业资源压力(农药滥用、土壤污染)、区域水资源短缺、公共科普缺失与家庭健康需求,以及河水污染引发的农业生态风险等问题。技术核心:西门子PLC智能平台集成多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参数;预测算法预判15分钟水温和溶解氧变化并自动调控;三重交互(触摸屏/APP/语音)实现数据可视化与远程控制。创新点:生态循环模式:开环(高效生产)与闭环(废弃物资源化)结合,融合鱼菜共生与粪便发酵技术;三合一功能:模块化设计适配家庭/科普场景,同步实现有机生产、科普教育与环保实践;工业级精度:环境参数调控达±0.5℃(温度)、±0.2mg/L(溶解氧)。

团队介绍

杨迎伟   信息电气工程学院 计网2232班 

  又一次站在全国最高水平的科普竞技舞台上,我不仅展示了团队的智慧结晶,更深刻体会到了科学的魅力与创新的激情。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同台竞技、交流碰撞,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认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备赛过程中的反复实验、攻坚克难,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决赛现场的激烈角逐与评委的专业点评,更让我认识到严谨求实与精益求精的重要性。这次经历,不仅是对知识和能力的检验,更是对意志与合作精神的磨砺。它点燃了我心中更炽热的科技梦想,坚定了我未来在科学道路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决心。

张贵   信息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2331班 

  参加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大赛总决赛,是一次充满挑战与成长的旅程。从初赛到国赛,我与团队在创意设计、实验探索中不断突破,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的严谨与乐趣。赛场上的激烈角逐、专家评委的犀利点评,让我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与潜力。感谢组委会提供的平台,让我与全国优秀学子交流学习,更坚定了我投身科学探索的决心。未来,我将以此次经历为动力,保持好奇与热爱,在科普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聂帆   农林科学技术学院 食用菌2231班

  能够参加这次比赛是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和成长过程。‌通过这次比赛,‌我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还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面对挑战时的应对策略。‌每一次的参与都是一次自我挑战和超越的机会,‌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个人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各类比赛,‌从中汲取经验,‌不断进步。

郭积宏   动物科技学院 水产2431班  

  本次科普创新之旅,是思维与实践的碰撞。我们尝试用科学语言讲述复杂原理,用创新设计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团队反复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普适性,深刻体会到:真正的科普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激发探索欲。当看到观众通过我们的互动装置理解深奥理论时,所有深夜改稿、调试模型的疲惫都化为感动。这次比赛让我确信—创新是科学的翅膀,而科普是创新的土壤。未来将继续深耕跨界思维,让科技之光穿透专业壁垒,照亮更多人的好奇心。